学校是上海市首批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单位,是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试点单位,学校还获准成为首批“上海市技师学院”和“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”。学校机电学院的数控实训基地为国家级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。在2004、2006、2008、2010年连续四届获“上海市文明单位”称号。
校园占地面积近500亩,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。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000余件套;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86余万册、电子图书45万多种;建成各类实验实训室64个。
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02名,其中高级职称人数占比53%,研究生学位占比57%。专任教师中“宝钢教育基金”优秀教师奖2人,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,上海市模范教师1人,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3名,晨光计划项目获得者6名,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资助基金获得者152名。另外,学校还聘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约225名。
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522名,其中本科生7181名,专科生3341名。自创办以来,学校已向社会输送八届约16000名本专科毕业生。
学校设有7院(系)2部,分别是新闻传播学院、机电学院、商学院、艺术设计学院、信息技术系、外语系、护理系(筹)、基础教学部和思想政治教学部。另外,学校还设置有继续教育学院。学校有20个本科专业,涉及经、管、文、理、工、艺六个学科;另有专科专业12个。学校重视专业和课程建设工作。目前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,市级特色专业3个,国家精品课程1门,上海市精品课程4门,上海市重点课程16门,上海市级教学团队1个。
学校设有科研处,自2003年启动科研工作8年来,已先后获科研项目327项,科研经费747.5万元,其中国家及市级纵向项目219项,研究经费563.7万元,横向项目15项,研究经费73.35万元;发表科研论文682篇,其中核心期刊157篇,出版专著7本。
学校开展校际和中外合作办学,目前已与温盖特大学、英国切斯特大学、澳大利亚威廉布鲁学院、丹麦罗斯基尔德大学,以及台湾中原大学、大叶大学、昆山科技大学、环球科技大学等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,开展学生交换学习、联合培养和教师交流互访等活动。学校加入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,在校本科生可跨校辅修联合办学成员高校开设的第二专业和课程。
学校热心公益事业,迄今已在全国各地捐建31所希望小学,资助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300多名贫困生累计达1000多万元;此外,学校还多次冠名或赞助中国围棋、中国象棋、国际象棋、国际跳棋等棋类比赛以及全国大学生击剑比赛、全国大学生摔跤比赛等体育赛事。